不知道老胡是不是退休之后彻底放飞了自我,可以看出他对于很多社会舆论事件的讨论有点越来越偏执化的倾向,不再像以前那样两边和稀泥了,而是态度坚定的站在了争议观点的一端,去极力抨击另一方,从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由于他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成功的抢镜,成为了事件的主角,反而会让大家忘了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了,这难道是有任务?故意的转移焦点?
5月份才过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老胡参与的两件事都让他自己成为最大的舆论热点。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横店影视城疑似插队的事件,老胡的观点并没有就事论事,反而话题一转开始将焦点转移到了网友将这样的视频放到网上是否道德的问题了。我个人理解,老胡可能是在呼吁要保护普通公民的隐私权,但问题是马上就有人找出了几年前老胡自己上传的文章图片,是关于“霸座”的,别人也是普通公民,老胡也没有打马赛克。于是大家都开始讨论老胡了,反而忘了插队这件事到底是否应该受到指责了。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列车杀人案的舆论事件。老胡依然是不落俗套的讨论,他将关注点放在了为什么火车上男乘客没有参与制服凶手上了,这个话题还上了热搜,甚至引发了男权与所谓的女权是否平等的大讨论。面对着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喷老胡的声音,老胡也只能无奈的哭笑,只能说如果他在事发现场一定会挺身而出的,但又被有心的网友找出了他在香港期间丢下同事落荒而逃的证据,于是又一次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眼下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指责别人的人,但最缺的是愿意审视自己的人。高调可以唱给别人,但不能绑架别人。就像火车上的这起杀人案,国家投入巨资设置安检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当然有权利追问为什么安保没有发挥作用啦?同时,列车上也应该有安保力量的,为什么没有及时出击呢?至于说要调查群众为什么不上,这不是胡扯吗?要怎么调查呢?面对持刀的歹徒,谁心里会不害怕呢?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害怕也是有罪的?
有比较了解老胡这套舆论体系的业内人士解读到,老胡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当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以老胡的影响力也不需要抢镜成为主角的。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老胡写这些文章不是为了把事情说明白,而是为了把矛盾“藏起来”,故意的模糊焦点。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带节奏。
列车上发生持刀行凶案件,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安检有问题,但是凶手死了,那么赔偿的主体严格来说就不存在了。如果需要民事赔偿,凶手那边估计靠不住,而安检既然有责任,当然就要承担赔钱的义务,这是我们最朴素的逻辑。而老胡认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列车上的男性乘客没有集体帮助制服凶手,于是矛盾就从一个具象的能够承担责任的安检部门变成了一个没有具体责任人的虚化的“男性”身上了。所以他才会写到:不过总体来说,公众方面不应对火车站的安检问题施加过于大的压力。这就可以理解了。
展开全文
看样子老胡这还是退而不休啊,无时无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那些认为老胡发表的非黑即白的言论是放飞自我的表现的人,终究还是浅薄了。像老胡这样一个长期奋斗在新闻战线的老人,怎么会那么没有水平呢?至于说老胡要抢镜,估计也是低估了老胡的觉悟了,老胡现在的影响力够大了,再怎么上热搜对他的帮助也不是很大,老胡应该也不需要这点流量的。
不过在5月份这两件事上,老胡通过自己的言论成功的分裂社会舆论倒是事实,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这两件事的舆论焦点,反而让真正应该成为焦点的事件本身有点失焦了,因为大家现在津津乐道讨论的反而都是老胡的观点的对错了!
高!实在是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