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傀儡需要不停地给傀儡租界装备,或者在傀儡的地盘造建筑(推荐前一种),这样就可以降低傀儡的自治度(autonomy),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降级吞并。
傀儡级别:自治领>殖民地>傀儡>整合傀儡>吞并
吞并成本:
1、每赠送傀儡100点产能可以降傀儡一点自治。
2、国家焦点每日1政治点减0.5自治,姑且认为1政治点=50产能。
3、从500自治的傀儡到吞并,一共要压500+900=1400的自治度,也就是说需要14万产能。
4、14万产能=建20民工=2800政治点=50军工满载400天的产能。(39年科技,自由贸易)
5、另,每降一级须额外花费50政治点。
吞并后收益:
你会获得傀儡2/3的工业,1/50的人力,所有的战略资源,全部空军,全部海军,全部陆军军备。另,不知是bug还是有意为之,吞并后傀儡的陆军会消失。但军备保留。
每种吞并方式的实际成本:
以收益减去成本,来计算每种吞并方式的实际成本。
1、建工厂吞并,由于只会继承2/3的工业,所以实际成本是【约7座民工厂+100政治点】。
2、由于国策降自治的效果是全局的,所以国策吞实际成本是【2800/Num+100政治点】。num=准备吞并的傀儡国总数。
3、由于赠送军备会在吞并后回收,所以军备吞并的实际成本约为【0+100政治点】。
傀儡吞并相较直接吞并的额外收益:
1、相比直接吞并更低的紧张度引发。
2、傀儡至吞并期间,傀儡国策获得的火星工厂基建。点完国策的情况下是(4民工+3军工+3船厂)*2/3+2机场+4基建。
3、傀儡的舰队。(直接吞并舰队会土伦自沉,而傀儡吞并则会保留。)
4 、0%分数需求。(共产主义)
5、傀儡期间的其他好处。如免费资源,征召部队,天然疆界,与傀儡自建派系点研究槽等等。
扩展资料:
结论
1、永远别给傀儡建工厂。给傀儡建工厂来谋求吞并总是亏本的,除非你本国已无地可建(可能吗)。当然,为了战略目的,修路修飞机场之类的基建是没问题的。
2、尽量不要用政治点压傀儡。虽然理论上说傀儡越多,执行傀儡国策越划算。
3、可能的话,纯粹靠租借军备来吞并傀儡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吞并成功后军备返还,所以你事实上的付出只有100政治点。
4、因为3的缘故,尽量一次只给一个傀儡签租借条约,以尽快吞并后收回军备来吞并下一个。
5、当你有等同于50个军工厂1年产能的军备时,事实上每个傀儡只需2个月就可0成本吞并。比如一次送2000轻战——整合傀儡——送4000轻战——吞并——飞机收回,下一个。